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梦武昌

    黄鹤楼前鹦鹉洲,梦中浑似昔时游。
    苍山斜入三湘路,落日平铺七泽流。
    鼓角沉雄遥动地,帆樯高下乱维舟。
    故人虽在多分散,独向南池看白鸥。

  • 南乡一剪梅·招熊少府

    南阜小亭台,薄有山花取次开。寄语多情熊少府;晴也须来,雨也须来。
    随意且衔杯,莫惜春衣坐绿苔。若待明朝风雨过,人在天涯!春在天涯。

  • 江城子·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此

    王温季自北都归,过余三河,坐中赋此。

    鹊声迎客到庭除。问谁欤?故人车。千里归来,尘色半征裾。珍重主人留客意,奴白饭,马青刍。
    东城入眼杏千株。雪模糊,俯平湖。与子花间,随分倒金壶。归报东垣诗社友,曾念我,醉狂无。

  • 割席断交

      管宁、华歆共园中锄菜,见地有片金,管挥锄与瓦石不异,华捉而掷去之。又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如故,歆废书出看。宁割席分坐,曰:“子非吾友也。 ”

  • 鹦鹉灭火

      有鹦鹉飞集他山,山中禽兽辄相贵重,鹦鹉自念:虽乐不可久也,便去。后数日,山中大火。鹦鹉遥见,便入水濡羽,飞而洒之。天神言:“汝虽有志,意何足云也。”对曰:“虽知不能,然吾尝侨居是山,禽兽善行,皆为兄弟,不忍见耳。”天神嘉感,即为灭火。

  • 伐木

    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。
    相彼鸟矣,犹求友声。矧伊人矣,不求友生?神之听之,终和且平。
    伐木许许,酾酒有藇!既有肥羜,以速诸父。宁适不来,微我弗顾。
    於粲洒扫,陈馈八簋。既有肥牡,以速诸舅。宁适不来,微我有咎。
    伐木于阪,酾酒有衍。笾豆有践,兄弟无远。民之失德,乾餱以愆。
    有酒湑我,无酒酤我。坎坎鼓我,蹲蹲舞我。迨我暇矣,饮此湑矣。

  • 秋怀二首

    秋阴细细压茅堂,吟虫啾啾昨夜凉。
    雨开芭蕉新间旧,风撼篔簹宫应商。
    砧声已急不可缓,檐景既短难为长。
    狐裘断缝弃墙角,岂念晏岁多繁霜。

    茅堂索索秋风发,行遶空庭紫苔滑。
    蛙号池上晚来雨,鹊转南枝夜深月。
    翻手覆手不可期,一死一生交道绝。
    湖水无端浸白云,故人书断孤鸿没。

  •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

    接淅报官府,敢违王事程。
    宵征江夏县,睡起汉阳城。
    邻里烦追送,杯盘泻浊清。
    袛应瘴乡老,难答故人情。

  • 千秋岁·苑边花外

    少游得谪,尝梦中作词云:“醉卧古藤阴下,了不知南北。”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。崇宁甲申,庭坚窜宜州,道过衡阳。览其遗,始追和其《千秋岁》词。

    苑边花外,记得同朝退。飞骑轧,鸣珂碎。齐歌云绕扇,赵舞风回带。严鼓断,杯盘狼藉犹相对。
    洒泪谁能会?醉卧藤阴盖。人已去,词空在。兔园高宴悄,虎观英游改。重感慨,波涛万顷珠沉海。

  • 寄黄几复

    我居北海君南海,寄雁传书谢不能。
    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。
    持家但有四立壁,治病不蕲三折肱。
    想见读书头已白,隔溪猿哭瘴溪藤。(想见 一作:想得;溪藤 一作:藤烟)

  • 送窦七

    清江月色傍林秋,波上荧荧望一舟。
    鄂渚轻帆须早发,江边明月为君留。

  •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

    荒村带返照,落叶乱纷纷。
    古路无行客,寒山独见君。
    野桥经雨断,涧水向田分。
    不为怜同病,何人到白云。

  •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

    疆理虽重海,车书本一家。
    盛勋归旧国,佳句在中华。
    定界分秋涨,开帆到曙霞。
    九门风月好,回首是天涯。

  •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

    江汉曾为客,相逢每醉还。
    浮云一别后,流水十年间。
    欢笑情如旧,萧疏鬓已斑。
    何因不归去?淮上有秋山。

  • 朝中措·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

    平山栏槛倚晴空。山色有无中。手种堂前垂柳,别来几度春风。
    文章太守,挥毫万字,一饮千钟。行乐直须年少,尊前看取衰翁。

  • 思王逢原三首·其二

    蓬蒿今日想纷披,冢上秋风又一吹。
    妙质不为平世得,微言惟有故人知。
    庐山南堕当书案,湓水东来入酒卮。
    陈迹可怜随手尽,欲欢无复似当时。

  • 同学一首别子固

      江之南有贤人焉,字子固,非今所谓贤人者,予慕而友之。淮之南有贤人焉,字正之,非今所谓贤人者,予慕而友之。二贤人者,足未尝相过也,口未尝相语也,辞币未尝相接也。其师若友,岂尽同哉?予考其言行,其不相似者,何其少也!曰:学圣人而已矣。”学圣人,则其师若友,必学圣人者。圣人之言行,岂有二哉?其相似也适然。

      予在淮南,为正之道子固,正之不予疑也。还江南,为子固道正之,子固亦以为然。予又知所谓贤人者,既相似,又相信不疑也。

      子固作《怀友》一首遗予,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。正之盖亦常云尔。夫安驱徐行,轥中庸之庭,而造于其堂,舍二贤人者而谁哉?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,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。辅而进之,其可也。

      噫!官有守,私有系,会合不可以常也,作《同学一首别子固》以相警,且相慰云。

  •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

    十年憔悴到秦京,谁料翻为岭外行。
    伏波故道风烟在,翁仲遗墟草树平。
    直以慵疏招物议,休将文字占时名。
    今朝不用临河别,垂泪千行便濯缨。

  •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

    我行穷水国,君使入京华。
    相去日千里,孤帆天一涯。
    卧闻海潮至,起视江月斜。
    借问同舟客,何时到永嘉。

  •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

    水国无边际,舟行共使风。
    羡君从此去,朝夕见乡中。
    予亦离家久,南归恨不同。
    音书若有问,江上会相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