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江行无题一百首·其十二

    翳日多乔木,维舟取束薪。
    静听江叟语,尽是厌兵人。

  • 封燕然山铭

     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,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,寅亮圣明,登翼王室,纳于大麓,维清缉熙。乃与执金吾耿秉,述职巡御。理兵于朔方。鹰扬之校,螭虎之士,爰该六师,暨南单于、东胡乌桓、西戎氐羌,侯王君长之群,骁骑三万。元戎轻武,长毂四分,云辎蔽路,万有三千余乘。勒以八阵,莅以威神,玄甲耀目,朱旗绛天。遂陵高阙,下鸡鹿,经碛卤,绝大漠,斩温禺以衅鼓,血尸逐以染锷。然后四校横徂,星流彗扫,萧条万里,野无遗寇。于是域灭区殚,反旆而旋,考传验图,穷览其山川。遂逾涿邪,跨安侯,乘燕然,蹑冒顿之区落,焚老上之龙庭。上以摅高、文之宿愤,光祖宗之玄灵;下以安固后嗣,恢拓境宇,振大汉之天声。兹所谓一劳而久逸,暂费而永宁者也,乃遂封山刊石,昭铭盛德。其辞曰:

    铄王师兮征荒裔,
    剿凶虐兮截海外。
    夐其邈兮亘地界,
    封神丘兮建隆嵑,
    熙帝载兮振万世!

  • 美芹十论·序

      臣闻事未至而预图,则处之常有于;事既至而后计,则应之常不足。虏人凭陵中夏,臣子思酬国耻,普天率土,此心未尝一日忘。臣之家世,受廛济南,代膺阃寄荷国厚恩。大父臣赞,以族众拙于脱身,被污虏官,留京师,历宿毫,涉沂海,非其志也。每退食,辄引臣辈登高望远,指画山河,思投衅而起,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。常令臣两随计利抵燕山,谛观形势,谋未及遂,大父臣赞下世。粤辛巳岁,逆亮南寇,中原之民屯聚蜂起,臣常鸠众二千,逮耿京,为掌书记,与图恢夏,共籍兵二十五万,纳款于朝。不幸变生肘腋,事乃大谬。负抱愚忠,填郁肠肺。官闲心定,窃伏思念:今日之事,朝廷一于持重以为成谋,虏人利于尝试以为得计,故和战之权常出于敌,而我特从而应之。是以燕山之和未几而京城之围急,城下之盟方成而两宫之狩远。秦桧之和反以滋逆亮之狂。彼利则战,倦则和,诡谲狙诈,我实何有。惟是张浚符离之师粗有生气,虽胜不虑败,事非十全,然计其所丧,方诸既和之后,投闲蹂躏,由未若是之酷。而不识兵者,徒见胜不可保之为害,而不悟夫和而不可恃为膏肓之大病,亟遂齿乍舌以为深戒。臣窃谓恢复自有定谋,非符离小胜负之可惩,而朝廷公卿过虑、不言兵之可惜也。古人言不以小挫而沮吾大计,正以此耳。

      恭惟皇帝陛下。聪明神武,灼见事机,虽光武明谋,宪宗果断,所难比拟。一介丑虏尚劳宵旰,此正天下之士献谋效命之秋。臣虽至陋,何能有知,徒以忠愤所激,不能自已。以为今日虏人实有弊之可乘,而朝廷上策惟预备乃为无患。故罄竭精恳,不自忖量,撰成御戎十论,名曰美芹。其三言虏人之弊,其七言朝廷之所当行。先审其势,次察其情,复观其衅,则敌人之虚实吾既详之矣;然后以其七说次第而用之,虏故在吾目中。惟陛下留乙夜之神,臣先物之机,志在必行,无惑群议,庶乎“雪耻酬百王,除凶报千古”之烈无逊于唐太宗。典冠举衣以复韩侯,虽越职之罪难逃;野人美芹而献于君,亦爱主之诚可取。惟陛下赦其狂僭而怜其愚忠,斧质余生实不胜万幸万幸之至。

  • 一剪梅·襄樊四载弄干戈

    襄樊四载弄干戈,不见渔歌,不见樵歌。试问如今事若何?金也消磨,谷也消磨。
    柘枝不用舞婆娑,丑也能多,恶也能多!朱门日日买朱娥。军事如何?民事如何?

  • 闻笛

    岧峣试一临,虏骑附城阴。
    不辨风尘色,安知天地心?
    门开边月近,战苦阵云深。
    旦夕更楼上,遥闻横笛音。

  • 北上行

    北上何所苦?北上缘太行。
    磴道盘且峻,巉岩凌穹苍。
    马足蹶侧石,车轮摧高冈。
    沙尘接幽州,烽火连朔方。
    杀气毒剑戟,严风裂衣裳。
    奔鲸夹黄河,凿齿屯洛阳。
    前行无归日,返顾思旧乡。
    惨戚冰雪里,悲号绝中肠。
    尺布不掩体,皮肤剧枯桑。
    汲水涧谷阻,采薪陇坂长。
    猛虎又掉尾,磨牙皓秋霜。
    草木不可餐,饥饮零露浆。
    叹此北上苦,停骖为之伤。
    何日王道平,开颜睹天光?

  • 乱后逢村叟

    经乱衰翁居破村,村中何事不伤魂。
    因供寨木无桑柘,为著乡兵绝子孙。
    还似平宁征赋税,未尝州县略安存。
    至今鸡犬皆星散,日落前山独倚门。

  • 蚕谷行

    天下郡国向万城,无有一城无甲兵!
    焉得铸甲作农器,一寸荒田牛得耕?
    牛尽耕,蚕亦成。
    不劳烈士泪滂沱,男谷女丝行复歌。

  • 蕃女怨·碛南沙上惊雁起

    碛南沙上惊雁起,飞雪千里。玉连环,金镞箭,年年征战。画楼离恨锦屏空,杏花红。

  • 古风·其三十四

    羽檄如流星,虎符合专城。
    喧呼救边急,群鸟皆夜鸣。
    白日曜紫微,三公运权衡。
    天地皆得一,澹然四海清。
    借问此何为?答言楚征兵。
    渡泸及五月,将赴云南征。
    怯卒非战士,炎方难远行。
    长号别严亲,日月惨光晶。
    泣尽继以血,心摧两无声。
    困兽当猛虎,穷鱼饵奔鲸。
    千去不一还,投躯岂全生。
    如何舞干戚,一使有苗平。

  • 古戍

    古戍连山火,新城殷地笳。
    九州犹虎豹,四海未桑麻。
    天迥云垂草,江空雪覆沙。
    野梅烧不尽,时见两三花。

  • 洗兵马

    中兴诸将收山东,捷书夜报清昼同。
    河广传闻一苇过,胡危命在破竹中。
    祗残邺城不日得,独任朔方无限功。
    京师皆骑汗血马,回纥餧肉葡萄宫。
    已喜皇威清海岱,常思仙仗过崆峒。
    三年笛里关山月,万国兵前草木风。
    成王功大心转小,郭相谋深古来少。
    司徒清鉴悬明镜,尚书气与秋天杳。
    二三豪俊为时出,整顿乾坤济时了。
    东走无复忆鲈鱼,南飞觉有安巢鸟。
    青春复随冠冕入,紫禁正耐烟花绕。
    鹤禁通宵凤辇备,鸡鸣问寝龙楼晓。
    攀龙附凤势莫当,天下尽化为侯王。
    汝等岂知蒙帝力,时来不得夸身强。
    关中既留萧丞相,幕下复用张子房。
    张公一生江海客,身长九尺须眉苍。
    征起适遇风云会,扶颠始知筹策良。
    青袍白马更何有,后汉今周喜再昌。
    寸地尺天皆入贡,奇祥异瑞争来送。
    不知何国致白环,复道诸山得银瓮。
    隐士休歌紫芝曲,词人解撰河清颂。
    田家望望惜雨干,布谷处处催春种。
    淇上健儿归莫懒,城南思妇愁多梦。
    安得壮士挽天河,净洗甲兵长不用。

  • 江行无题一百首·其四十三

    兵火有余烬,贫村才数家。
    无人争晓渡,残月下寒沙。

  •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

    西羌延国讨,白起佐军威。
    剑决浮云气,弓弯明月辉。
    马行边草绿,旌卷曙霜飞。
    抗手凛相顾,寒风生铁衣。

  • 奔亡道中五首

    苏武天山上,田横海岛边。
    万重关塞断,何日是归年?

    亭伯去安在?李陵降未归。
    愁容变海色,短服改胡衣。

    谈笑三军却,交游七贵疏。
    仍留一只箭,未射鲁连书。

    函谷如玉关,几时可生还?
    洛川为易水,嵩岳是燕山。
    俗变羌胡语,人多沙塞颜。
    申包惟恸哭,七日鬓毛斑。

    淼淼望湖水,青青芦叶齐。
    归心落何处,日没大江西。
    歇马傍春草,欲行远道迷。
    谁忍子规鸟,连声向我啼。

  • 还陕述怀

    慨然抚长剑,济世岂邀名。
    星旂纷电举,日羽肃天行。
    遍野屯万骑,临原驻五营。
    登山麾武节,背水纵神兵。
    在昔戎戈动,今来宇宙平。

  • 早发

    繖幄垂垂马踏沙,水长山远路多花。
    眼中形势胸中策,缓步徐行静不哗。

  • 七哀诗三首·其三

    边城使心悲,昔吾亲更之。
    冰雪截肌肤,风飘无止期。
    百里不见人,草木谁当迟。
    登城望亭燧,翩翩飞戍旗。
    行者不顾反,出门与家辞。
    子弟多俘虏,哭泣无已时。
    天下尽乐土,何为久留兹。
    蓼虫不知辛,去来勿与谘。

  • 北风行

    城外萧萧北风起,城上健儿吹落耳。
    将军玉帐貂鼠衣,手持酒杯看雪飞。

  • 从军行

    从军玉门道,逐虏金微山。
    笛奏梅花曲,刀开明月环。
    鼓声鸣海上,兵气拥云间。
    愿斩单于首,长驱静铁关。